2025年4月15日晚,由湖南南华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的“行走的课堂第20期——校园@产城时代”学术论坛在雨母校区崇礼楼203如期举行。特邀李涛教授担任主讲嘉宾,分享校园规划与城市发展动态关系相关研究与实践。
李涛是国家注册城乡规划师,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,曾获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、法国总统奖学金。他曾任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规划总监、AECOM规划师等职,主持过深圳北站、广州永庆坊等城市更新项目,并译著《欧洲首都城市规划》等作品,专注于城市规划、建筑设计与开发策略的衔接,推动政企合作落地。
李涛主要分享了城市规划和校园建设的见解,结合案例分析了产城融合趋势。他提出校园发展的四个阶段,从“郊野时代”依托自然资源的分散布局,到“城市时代”与市政功能相融合的集约发展;从“产业时代”对接经济需求的产教园区,逐步演进至“产城时代”多维协同的智慧生态圈;他通过剖析剑桥大学田园学院、上海杨浦创智天地等典型案例,生动诠释了不同时代校园规划与社会经济转型的内在关联。针对当前产城融合趋势,李涛重点阐释了校园的定位转型,“未来的校园边界将更具渗透性,通过共享空间、智慧交通和产业孵化器的有机植入,构建校城双向赋能的共生体系。”
本次活动由学院副院长、南华大学设计院院长刘晓红主持。她强调,校园空间形态随社会发展不断演变,理解不同时代的规划逻辑,是应对未来挑战的关键,本次论坛不仅为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术交流平台,也为校园与城市的协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。
建筑系供稿
一审:刘晓红
二审:李晟
三审:谢宏图